85年穆加贝访华,会谈之后邓小平坦言:这人不听劝呐,将来要吃亏

大小必胜绝招口诀

大小必胜绝招口诀

  • 首页
  • 大小必胜绝招口诀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大小必胜绝招口诀 > 新闻动态 > 85年穆加贝访华,会谈之后邓小平坦言:这人不听劝呐,将来要吃亏

    85年穆加贝访华,会谈之后邓小平坦言:这人不听劝呐,将来要吃亏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6:36    点击次数:56

    提到津巴布韦,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恶性通货膨胀。

    2009年,津巴布韦政府发布了世界上面值最大的货币:100亿津巴布韦元。

    这样面额巨大的货币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。

    不过,谁又能想到,津巴布韦在上个世纪和我们中国的关系很不错呢?甚至他们国家的主席穆加贝还曾经多次访华,接受过邓小平的接见。

    1985年8月28日上午,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再一次接见了津巴布韦的领导人穆加贝。

    期间,他们相谈甚欢。

    但是,等送走穆加贝以后,邓小平却一边用毛巾擦脸,一边平静地说了一句话:这个人不听劝,将来肯定要吃亏。

    邓小平和穆加贝

    这次会谈他们究竟谈了什么?为什么邓小平会做出这样的评价?在穆加贝的领导下,津巴布韦这个国家在之后发生了什么事?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是否与穆加贝有关?

    穆加贝:毛泽东的崇拜者,津巴布韦的领导人

    1924年2月21日,穆加贝出生于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(旧称南罗德西亚索尔兹伯里市)。

    作为家中的长子,穆加贝很早就担任起养家糊口的重任。虽然家庭非常贫困,但穆加贝还是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    穆加贝非常信奉“知识改变命运”这个说法,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。就算是在放牛的时候,也要拿一本书读一读。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人 ,穆加贝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。并且顺利从这所学校毕业。

    但是穆加贝没有停止自己求学的步伐。

    穆加贝

    1951年,穆加贝在教会的帮助下,获得了南非第一所黑人大学:福特哈尔大学的学士学位。

    毕业之后,穆加贝根据自己在学校里面获得的知识,成为了一名优秀教师。

    穆加贝在做教师期间,接触到了很多新的思想。但此时,他还没有开窍,还不知道怎么运用这些新的思想。穆加贝只是在冥冥之中感觉到:自己的志向远不止是成为一名教师。

    在一次加纳的旅行中,穆加贝豁然开朗,他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

    古加纳王国也曾经是盛极一时的大王国,因为国家盛产黄金,所以人民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足的。

    只可惜在大航海时期沦为了西方的殖民地 ,人民的生活一度非常困苦。

   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加纳掀起了独立运动的风潮。经过加纳人民的不懈努力,终于在1960年7月1日取得了民族独立,恩克马鲁出任总统。

    加纳国旗

    加纳和恩克马鲁的成功经历,深深地影响了穆加贝 。他想起了自己的祖国津巴布韦(南罗德西亚)的命运,因此他下定决心,要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什么。

    当时非洲的情况非常不好,人民非常贫穷。再加上白人的歧视,非洲的黑人生活环境非常差,几乎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。

    津巴布韦也是同样的情况。1965年,津巴布韦的政府里充斥着白人的右翼势力,黑人的处境非常艰难。

    穆加贝为了争取黑人的权利,加入了一个以黑人为主的民族民主党。但是很快,穆加贝就发现这个党派过于温和,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政治成果。于是 穆加贝就毅然决然地退出了这个党派,转身加入了非洲民族联盟,担任宣传书记。

    此时,穆加贝接触到了《毛泽东选集》。一翻开这本书,穆加贝就被里面的思想深深地折服了。

    但是还没来得及细细研究,穆加贝就因为反对政府被抓进了监狱里。他是1964被捕的,直到1974年11月才被释放。

    在监狱的这十年里,穆加贝如饥似渴地研读了《 毛泽东选集》这本书。结合中国的革命历程,穆加贝深刻地理解了书里面的一句话:枪杆子里出政权!

    出狱之后,穆加贝就立刻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当中。1975年4月,穆加贝筹划建设了津巴布韦民族解放军 。

    1977年,解放运动初见成效,穆加贝顺利担任了非洲民族联盟主席,兼第一书记。

    在非洲的解放事业并不容易,穆加贝不仅要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,还要协调本国的矛盾。面对种种困难,穆加贝从来没有想过放弃。

   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,《毛泽东选集》给了穆加贝莫大的鼓舞和勇气。因此,穆加贝在内心里非常崇敬毛泽东。

    毛主席

    终于,穆加贝在津巴布韦人民的支持下,成功地领导了津巴布韦的独立!

    1980年4月18日,这是津巴布韦人民值得铭记的时刻!因为他们取得了民族的独立!他们土地上的黑人,从此不再是“下等人”了!

    随后,穆加贝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出任了津巴布韦的总理。

    在他的治理下,穆加贝发展得很好。甚至有人预测,津巴布韦会成为非洲继南非之后的第二个发达国家。

    穆加贝访华,邓小平的评价

    从穆加贝的发家之路我们可以看出,他是很亲近中国的,对于我们的毛主席更加崇拜。他甚至公开发表演讲表示:“没有中国就没有津巴布韦,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。”

    在津巴布韦建国前,穆加贝就曾多次访华,而且和邓小平有过3次会面。每次会面,邓小平都非常热情地称呼穆加贝为:穆加贝同志!

    由此可见,两位领导人之间的深情厚谊。

    1985年8月28日会谈

    1985年8月28日,穆加贝再次访华,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这位老朋友。

    一见面,两位老朋友就进行了热情的寒暄。

    寒暄过后,他们就进入了正题。

    彼时,津巴布韦刚刚独立没几年,具体要走什么样的道路,穆加贝还在摸索当中。显然,穆加贝这次访华是来“取经”的。

    邓小平毫不吝啬地给穆加贝讲起了中国自从建国以来取得的成绩,以及遇到的挫折和教训。邓小平非常有耐心,一直从1949年建国,讲到了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。

    谈到土地改革的时候,邓小平有高度的评价:

    “土地改革把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了。”

    谈到第一个五年计划,邓小平也是非常赞扬的,他欣慰地表示:这是我们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,毫无疑问,它是非常成功的!

    说道我们国家遇到的挫折和教训,邓小平毫不避讳地提到了1957年的“反右运动”。他表示:

    我们的问题就出在一个“左”上,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是有必要的,但是搞得过分了。因此也导致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。

    说到这里,邓小平非常坦率地说了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:

    人民群众都吃不饱饭,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损伤。

    说到这里,我们都能看出来,邓小平是真的想把中国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穆加贝,好让他少走弯路。

    但是穆加贝显然不是很能理解,特别是当邓小平谈到3年困难时期的时候,他眉头紧皱,似乎完全不敢相信。

    不过,他很快就把自己的真实担忧说了出来:

   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可能会让中国走向资本主义。

    说实话,穆加贝的这个担忧,是当时国际上存在的普遍情况。有很多第三世界的朋友,都担心中国会走向资本主义的怀抱。

    于是,穆加贝干脆坦率地对邓小平说:

    “中国在第三世界的朋友们,都希望中国可以继续坚持社会主义。”

    邓小平听后,静静地划了一根火柴,点了一支香烟。他看着香烟的烟雾飘散,平静地说道:

    中国的改革也好,开放也罢,都是坚持社会主义的。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:工业现代化、农业现代化、国防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。但是在这四个现代化前面,都有四个字,那就是“社会主义”。也就是说,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。

    这一番话讲完,邓小平环视了一下四周,好像在看大家有没有听清楚自己说的话。

    为了跟穆加贝解释清楚这个概念,邓小平又说道:

    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,一是公有制为主体,二是不搞两极分化。

    穆加贝点了头,随后又表示自己不太理解三资企业。邓小平为了解释清楚,还专门举了一个例子:

    一个三资企业办起来,工人可以拿工资,国家可以得税收,合资合作的企业收入还有一部分,归社会主义所有。

    为了进一步说服穆加贝,邓小平还提出:我们可以在这些企业中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知识,用来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。

    可是就算是解释的这么清楚,穆加贝还是不太能够理解,他惋惜的说:

    如果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,这将会给世界的进步力量带来巨大的损失。

    “我们还有国家机器嘛!”面对穆加贝明显的疑虑,邓小平继续解释:虽然开放政策有风险,但我们的国家机器能够克服这些风险。

    生怕穆加贝搞不懂,邓小平还语重心长的表示:

   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,不能心急,犯“急性病”。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,好的经验我们有,反面的教训我们也有。我特别希望你们能够借鉴好的经验,多多注意我们不成功的经验。特别注意我们“左”的错误。

    穆加贝听的连连点头,离开时他对邓小平说:

    和您的这次谈话使我坚信中国还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!

    在和谐的氛围中,两人的谈话结束。

    不过就在会谈之后,邓小平却说了一句话:这个人不听劝,将来肯定要吃亏的。

    而之后的发生的事情,也证明了邓小平的高瞻远瞩。

    穆加贝“吃亏”,邓小平的高瞻远瞩

    开头也说了,津巴布韦有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,甚至在2009年发布了价值100亿津巴布韦元的纸币。

    这是怎么回事?

    说到这个,还要追溯到津巴布韦的建国:带有浓重的妥协色彩。

    穆加贝为了换取英国人的支持,承诺十年不进行土改,还在议会中给白人保留了二十个议席。

    可以看出来,当时穆加贝的革命并不彻底。导致只占全国比例1%的白人,却拥有全国超过70%的土地。

    当时为了收回土地,穆加贝和英国政府达成协议:由英国政府出钱,帮助津巴布韦的黑人从白人手里赎回土地。

    一开始,穆加贝确实是在用这种温和的方式实施改革,但是到了1990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穆加贝觉得,这样实在是太慢了!

    恶性通货膨胀

    毫无意外的,穆加贝忘记了邓小平的忠告,犯了“急性病”。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,剥夺地主申诉权力,还强征白人手里的土地,分给黑人耕种。

    因此,白人被吓得纷纷出逃,英国政府也不再出资帮助津巴布韦。

    按理来说,土地分给了黑人,能够解决土地分配不均的情况,提高人民的劳动力。

    但现实却是:他们失去了白人的现代化耕种模式,也丢失了非常重要的销售渠道!(白人手里掌握着遍布全世界的销售渠道)

    一没有技术,二没有销售渠道,导致农产品数量反而减少了!国内的黑人们也开始吃不饱饭了。

    这次改革导致该贫穷的还是贫穷,该挨饿的还是挨饿。更加雪上加霜的是,穆加贝政府失去了纯洁性,出现了严重的贪污现象。

    这一系列的乱象给津巴布韦的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。一时间,津巴布韦的失业率高达80%,通货膨胀更是十分严重。甚至出现了面额100亿的纸币这样的荒唐事。

    尽管之后穆加贝力挽狂澜,废除了津巴布韦币,改用以美元为主的多国货币,但是他的人民和伙伴却不再信任他了。

    2019年,穆加贝去世,享年95岁。直到去世前一刻,他的内心依然无法释怀自己的失败。

    真是令人唏嘘!



    栏目分类